1.13 tatra sthitau yatno 'bhyāsaḥ
Practice is the repeated effort to follow the disciplines which give permanent control of the thought – waves of the mind. 修習是重覆的努力於遵循可以永久控制內心念頭波動的訓練。
1.13 tatra sthitau yatno 'bhyāsaḥ
Practice is the repeated effort to follow the disciplines which give permanent control of the thought – waves of the mind. 修習是重覆的努力於遵循可以永久控制內心念頭波動的訓練。
1.12 abhyāsa vairāgyābhyāṁ tan nirodhaḥ
They are controlled by means of practice and non-attachment. 藉由修習及不執著,它們(五種念頭波動)可以被控制。
1.11 anubhūta viṣayā 'saṁpramoṣaḥ smṛtiḥ
Memory is when perceived objects are not forgotten, but come back to consciousness. 記憶是過去感知過的對象沒被忘記,並返回到意識層次。
1.10 abhāva pratyayā 'laṁbanā vṛttir nidrā
Sleep is wave of thought about nothingness. 睡覺是念頭波動幾乎無知覺。
1.9 śabda jñānā 'nupātī vastu-śūnyo vikalpaḥ
Verbal delusion arises when words do not correspond to reality. 當語言文字與真實不符合時,語言文字的妄想於是產生。
1.8 viparyayo mithyā-jñānam atad rūpa pratiṣṭhaṁ
Wrong knowledge is knowledge which is false and not based upon the true nature of its object. 錯誤的知識是偽造的以及不以對象的真實本性為基礎的知識。
1.7 pratyakṣā 'numānā ' 'gamāḥ pramāṇāni
The right kinds of knowledge are: direct perception, inference and scriptural testimony.正確的知識是:直接的感知、推論以及經典上的說明。
1.6 pramāṇa viparyaya vikalpa nidrā smṛtayaḥ
These five kinds of thought – waves are: right knowledge, wrong knowledge, verbal delusion, sleep and memory. 這五種念頭波動是:正確的知識、錯誤的知識、語言文字的妄想、睡覺與記憶。
1.5 vṛttayaḥ pañcatayyaḥ kliṣṭā 'kliṣṭāḥ
There are five kinds of thought waves – some painful, others not painful. 念頭波動有五種 – 有些引起痛苦,其它的不痛苦。
1.4 vṛtti sārūpyam itaratra
At other times, when he is not in the state of yoga, man remains identified with the thought waves in the mind. 在其他時間,當他不在瑜珈狀態時,他仍然是與內心念頭波動合一。
1.2 yogaś citta vṛtti nirodhaḥ
Yoga is the control of thought-waves in the mind. 瑜珈是內心念頭波動的控制。
瑜珈經一共分為四章,共一百九十六條的經文,全文簡明扼要、意義深遠。只有用196句話就把瑜珈和修行的哲學全部道盡,所以有些較難理解。第一章叫三摩地品,梵文叫samādhi padah,這個章節是提及瑜珈理論及三摩地最高境界如何,帕坦加利一開始就想告訴學生什麼是瑜珈和瑜珈的最高境界在哪裡。第2章是練習品,梵文是Sadana padah這個內容有一些哲理但較著重實際的練習,所以我們常說瑜珈的八個功法的前五個功法在第2章有較詳細的說明,所以這一章會說明練習瑜珈的好處,以及會遇到的障礙以及克服障礙的方法,所以這章很重要,我在印度的上師也是從第2章開始講起,因為第2章最實用,接下來是第3章Vibhuti padah神通品,除了講到八支瑜珈後面三個階段,還有對於一個很努力在修習瑜珈的人,你可能會有的一些能力及成就,也就是可能有一些神通或超能力,但他也會告訴你這些其實是通往瑜珈最高境界的障礙,最後的一章叫解脫篇或解脫品Kaivalya padah,主要是用大宇宙或深度的哲學觀點來探討瑜珈,主要講的是心靈的目地就是與真我合一以獲得解脫。
帕坦加利故事(一)
瑜珈經的作者-名字叫作帕坦加利,一般認為他誔生於西元前大概200到500年間,出生在印度的拉爾地區,帕坦加利的名字怎麼來呢?傳說中他的媽媽叫Gonika是一個飽學的瑜珈行者,他一直希望能將所學傳給一位賢能之士,但是她一直不能如願她想說她的生命所無幾,他就向太陽神其求,希望神能夠賜給他一個孩子,所以她雙手捧著水作為奉獻,並閉著眼睛向太陽神禱告,當她要把水獻給太陽神時,張開眼睛看到手中有一條小蛇,這個小蛇瞬間化為人型,就跟他說我想要作您的孩子,這個Gonika就答應了,並且取名為帕坦加利,pat帕就是掉落,anjali就是雙手合十,所以帕坦加利就好像是從天掉落到他手中的人,所以他的名字就叫作帕坦加利,傳說中這個帕坦加利是蛇王,這蛇王的名字叫Adisesha,這Adisesha是所有就是蛇裡的最大就是蛇王,他為了譔寫這些法,所以在濕婆神也就是瑜珈之神的祝福下轉世人間。
瑜珈是印度思想的六大基本體系之一,所有偉大的經典都引領我們進入不同的觀看方式,為我們創造出更加認識自已的機會,我們一但正確了解也可以面對經典的教導,就越能夠更深入觀看自身的內在,作為六大系統之一的瑜珈起源於吠陀經典,印度文化最古老經典,瑜珈是由偉大的印度聖者帕坦加利在瑜珈經書中將它系統化。
1.8 viparyayo mithyā-jñānam atad rūpa pratiṣṭhaṁ
Wrong knowledge is knowledge which is false and not based upon the true nature of its object. 錯誤的知識是偽造的以及不以對象的真實本性為基礎的知識。
今天上師談到了八支瑜珈,這是瑜珈人朗朗上口的
Yama, Niyama, Asana, Pranayama, Pratyahara, Dharana, Dhyana, Samadhi。
這是Patanjali(帕坦加利)在瑜珈經的第二部分講述達到瑜珈的八個步驟,就是
1.Yama(持戒/自律)—這是我們生活在社會上必須要遵守的規範.包含以下五個:
Dharana(專注):一個冥想者(主體),很多冥想的對象,如同要讓猴子固定在一
Dhyana(冥想):專注一段時間後才會進入冥想,一個冥想者(主體),一個冥想的
Samadhi(三摩地):冥想一段時間後才會進入三摩地,只剩一個冥想者(主體),
Patanjali(帕坦加利)在瑜珈經的第二部分講述達到瑜珈(身心靈合一)的八種必須步驟,就是所謂的Ashtanga Yoga(八支瑜珈),透過八支瑜珈的練習,那些不純潔便會被智慧之光去除,引向明辨之境。其中第1、2是生活中的內在自我約束及外在社會倫理規範,第3、第4體位法及生命能量呼吸控制屬於身體與心的調整,第5~第7屬於靈性力量的修持,第8三摩地是靈性修持的最高層次,每一個都是同樣重要和必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