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15 dṛṣṭā 'nuśravika viṣaya vitṛṣṇasya vaśīkāra saṁjñā vairāgyaṁ

Non – attachment is self – mastery; it is freedom from desire for what is seen or heard. 出離心是自己的掌握;可以從視覺及聽覺所引起的慾望中得到解脫。

1.15 棄絕就是超脫望的練習

1.15 能夠自我掌控意識,對看到或聽到之物不產生慾望,就是不執著

 

通常心會對看到或聽到的事物產生牽掛,此喜好執著,主要是因為透過心和耳朵,心會跑出去尋找東西來滿足自己的慾望,其實當我們想不斷的去做一件事情,就不應該被其他的慾望分了心,有時候我們在上瑜珈課前唱祈禱文時,發現同學雙手合掌,嘴巴在唱著祈禱文,但是周圍一有走動的聲音眼睛就張開看來看去,所以其實我們的心比較容易被其他的事而吸引,而不是祈禱文練習已經失去了原本要來這裡的目的,有時候我們說要練習冥想,事實上我們不需要練習冥想,只要我們的心能夠脫離自私的願望,你就會發現自己輕鬆自在,永遠不會好動不安,也不會沮喪,所以我們需要練習,不要讓心有執著,在這兩者之間,不要讓心有執著是比較重要的,有人會問說,如果心沒有執著,是不是失去了所有的鼓舞動機而變得遲頓,事實上不是的,當我們說沒有執著,意思是沒有個人的慾望,不執著不代表著我們要戒除所有的快樂,或者是對於這個世間有在一種漠然無情的狀態有人把不執著扭曲成痛苦的概念,這是不洽當的,真正不執著的人不會逃避現實,在薄伽梵歌有提到,人若不斷的想著所感覺的事物就會產生執著,執著中產生慾望,慾望中產生憤怒,又說因為知識優於鍛練,而冥想的練習又勝於知識,然而不執著於行動的結果,更勝於冥想的練習,一旦不執著於行動的結果,就會即刻得到內心的和平,這些都是在講不執著的重要,所以我們景仰,尊敬那些為人類付出的人,所以我們朝拜耶穌和十字架,因為十字架就是犧牲,耶穌犧牲了他自己,我們朝拜他的品德,而不是感恩這個木頭,而是他所代表的犧牲,所以當我們不執著於個人的慾望就會感覺到快樂。

一只翅膀無法讓小鳥高飛,必須要一雙翅膀。而瑜珈的一對翅膀就是修習"不執著",這會讓我們到達靈性最高的目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靜嫻--瑜珈 小麥 的頭像
    靜嫻--瑜珈 小麥

    靜嫻--瑜珈 小麥的部落格

    靜嫻--瑜珈 小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